十为做人,一为做事。做人宜粗,做事宜细。

随便写写,怎么还当真了。
Sonata in A minor for Piano and Arpeggione (Cello). D. 821: I. Allegro moderato - Yo-Yo Ma

JUN1107:

古水:

*classical in mood*(不一样的古典)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之
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之
首乐章: 不过份的快板
(Sonata in A minor for Arpeggione & Piano, D. 821: I. Allegro moderato)

        阿佩乔尼(Arpeggione),从外形上看,类似于维奥尔琴(吉他与古大提琴的结合体)--6弦24品,以琴弓擦弦演奏,名字或源于其所奏出的优美琶音(Arpeggio)。在西方乐器发展史上,这种犹如昙花一现的乐器在1823年由维也纳提琴制造商约翰·佐尔格·施陶费尔(Johann Georg Stauffer 1778.1.26-1853.1.24)制成后,尚未得到广泛推广便湮没在岁月长河中,唯一能佐证其短暂存在的,或许也只有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31-1828.11.19)受好友文岑茨·舒斯特(Vincenz Schuster)之邀,谱写的这部为阿佩乔尼与钢琴所作的的奏鸣曲。
        作品完成于1824年冬天,当时身染梅毒的舒伯特已是饱受病痛折磨,身心常常处于萎靡状态。此时,可能只有他一生挚爱的音乐才能令其暂时忘却痛苦,在精神上寻求慰藉。首乐章开始便由钢琴奏出极具舒伯特气质的绵长主题,优美而略带惆怅,好比充满希望的内心潜伏着一丝忧虑,深沉的弦乐低音随之进入,将这一主题带入更为忧伤的氛围,钢琴转为安静的伴奏音型,在节奏的渐快中,弦乐音色穿梭在高亢与低沉间,乐句情绪亦徘徊于欢笑与泪水中,然挥之不去,久久萦绕的却始终是那份最初的戚戚,在乐章的结尾,所有的一切似乎渐行渐远,却又在刹那间归入内心深处。柔板乐章似一条无声无息的暖流,抚慰着心底每一处不平与创伤,即便现实再过严酷,亦有片刻的美好闪现于眼前,教人不弃对生命的希冀。末乐章的轻快旋律在慢乐章的平静中自然隐现,如一朵严冬后初绽的蓓蕾,虽弱小,却蕴含无限生机,在钢琴连续低音和声伴奏之下,主题在如波浪般的弦乐起伏中,不断演进,最后的琶音让整部作品在憧憬中止息,自然也呈现出作曲家心中构想之完美画卷。
        「D. 821」在作曲家死后的几十年方被出版,或也真正让世人领略到了阿佩乔尼这种乐器丰富而独特的音色表现力,该曲本真演绎版于上世纪至今亦频频出现,却仍以现代大提琴或中提琴与钢琴的演绎版本最为人熟知和喜爱。

大提琴: 马友友***
            (Yo-Yo Ma 1955.10.7- )
钢琴: 艾曼纽尔·埃克斯
***
         (Emanuel Ax 1949.6.8- )

评论
热度(66)
©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