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为做人,一为做事。做人宜粗,做事宜细。

随便写写,怎么还当真了。
C Major: I. Allegro - Gidon Kremer

古水:

*classical in mood* (不一样的古典)
曲目:G大调儿童交响曲(Symphonie des jouets in G Major)第一乐章:快板(I.Allegro)
        又名“玩具”交响曲(Toy Symphony)

        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者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普遍流传的说法有三种:其一,交响乐之父 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3.31-1809.5.31)所作,意在于圣诞派对时取悦其所任职的艾斯特哈齐宫廷中的孩子们,并于其后的1820年署名出版,然而后人发现海顿在其自己编撰的作品名录中对该部作品丝毫未提。于是一份列奥波德·莫扎特(Loepold Mozart 1719.11.14-1787.5.28 音乐神童莫扎特之父)于1759年抄写的该部三乐章作品的手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有人指出其与老莫扎特某部“雪橇舞曲”(Sleigh-Ride)在结构和聆听感觉上颇有几分相似,更有人发挥联想,断定这是“音乐神童”的启蒙音乐,可是“结构推断论”不久亦被证实是错误的。根据最近的发现和研究推断,该作品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奥地利本笃教会的一位修士--艾德蒙·安格尔(Edmund Angerer 1740-1794),证据就是收藏于该教会位于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一座修道院内的手稿,上面所注的曲名为“Berchtesgaden Musick”(贝希特斯加登的音乐),而贝希特斯加登正是当时著名的玩具乐器生产地,作者受那些玩具乐器的启发顺理成章地写出了这部作品。可是手稿所用的调性为C大调,与现今流传的G大调又不一致,主张安格尔为作者的多为教会人员,而非音乐研究者,且作品诞生年代抄袭之风盛行,无充分考据,妄下论断,皆属猜测。
        就乐曲结构而言,“玩具”交响曲其实并不符合其所处时期的“交响曲”的形式,倒是有些类似当时的“户外组曲”(Cassation),或者说稍后些的“嬉游曲”(Divertimento)体裁,严格来说,应归为室内乐。
        其实,对于今时的爱乐者,曲作者是谁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音乐作为生活中的一种情绪调剂,更是舒缓身心的有效手段,才是最能被广大聆听着所接受的。
推荐版本为吉东·克雷默(Gidon Kremer 1947.2.27- )指挥由其创立的波罗的海室内乐团(Kremerata Baltica)于2001年所录制的精彩演绎,其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动玩具和手机等现代发声物体,插科打诨却不失俏皮,严谨规整又充满童趣,整张唱片还获得了当年度的格莱美最佳古典类专辑大奖。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三重奏(II. Menuetto-Trio)

第三乐章:终曲-快板(III. Finale-Allegro)

评论
热度(62)
© | Powered by LOFTER